Vincent兄您好

除了帶子的藍色差異(小弟只看得出這一點)
其他點的差異要怎麼去分別呢
尤其您列出來的鰭的顏色又有不同
是產地差異嗎
感謝您


 


有魚友問如何分辨藍帶,大概回覆如下:


看一下照片先~


黃尾美國藍帶(超正的藍帶)--照片取自網路



 


東非藍帶亞成魚(尾巴尚未完全變白,成魚尾巴白色)



 


澳洲藍帶(帶子藍得不明顯)


其實雙帶類的品種有時真的從外觀體色分辨不太出來,光克氏雙帶就因分佈海域不同有太多體色變化,如常見的印度洋/所羅門/馬爾地夫/萬那度/台灣,都是學名克氏雙帶AMPHIPRION CLARKII,但是體色卻差非常多...


一般台灣俗稱歸類的三種藍帶:澳洲藍帶AMPHIPRION AKINDYNOS、東非藍帶AMPHIPRION ALLARDI、太平洋藍帶(美國藍帶)AMPHIPRION CHRYSOPTERUS;雖然長像大致與克氏雙帶差不多,但是如果從基因去分析,其實每個品種都是不一樣的,而且就特色上來看這三種藍帶的成魚,身上的白色帶子會別於其他的雙帶小丑產生淡藍色的光澤,尤其是美國藍帶,另外就是因產量較少,所以國外價格也較高。這也是我認為藍帶小丑會比較值得收集的原因...





東非藍帶與美國(太平洋)藍帶的的成魚的確長得有點像,但是其實東非藍帶顏色比較深,胸背腹鰭通常顏色較深(棕褐色),全身黑色白尾,額頭比較斜,幼魚尾巴特有黃白黑混雜三色很容易辨認;美國藍帶則顏色比較淺,胸背腹鰭通常是橘黃色(所以又名orange-fin,但是也有腹鰭是全黑色的),額頭比較圓,除了近澳洲產的極少數尾巴是鮮黃之外尾巴都是白色...不過說實在話,即使我養過這麼多條藍帶,有時我乍看也會看錯,尤其是體色不明顯的雙帶類幼魚更難區別...



特別提一下澳洲藍帶澳洲藍帶AMPHIPRION AKINDYNOS這條魚,這條魚又叫堡礁小丑,是特產於澳洲海域的小丑,體色偏紅棕色,尾巴則一定是白色,依個體表現有的帶子很藍有的則不明顯,這條魚在台灣並不太熱門,可能跟台灣人喜歡"昂水喔大班"有關,紅黑兩色總是比較討喜,有的人會覺得這魚顏色呆板...但是我要說的是:其實這條魚很耐看,也比其他兩種藍帶強壯好養,尤其是在國外的報價並不比美國藍帶低,有興趣的話還是可以考慮入手...^^


大概是這樣了,可以用學名與俗稱打進去google查詢,國外網站有一大堆資料與照片,多比較就會容易分得出來...


 

Vincent


參考網站:http://jjgeisler.com/reeftank/anemones/ch2.htm#clark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